7月1日,是党的生日。
103载岁月峥嵘,中国共产党已跨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
时光荏苒,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从挥汗如雨的训练场,到危险重重的救援一线;从阴暗漆黑的千米井下,到闷热潮湿的排涝现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认真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带领下,始终坚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践行党赋予的使命,让党旗在应急救援一线高高飘扬。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不仅代表了党的形象,更承载着党的使命。
近年来,一支支国家专业队在急难险重和重大任务考验面前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在应急救援一线高高飘扬。
2023年4月11日4时20分许,云南省临沧市临双高速天生桥隧道突然塌方,导致在掌子面施工的7名人员被困。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立即出动62名指战员,携带548台(套)大口径水平钻机等专业救援装备,紧急赶赴现场。隧道救援昆明队在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党旗照耀下,全体指战员形成强大凝聚力和超强战斗力,克服破碎花岗岩层卡钻、洞内高温和气体污染等困难,在洞内昼夜奋战47小时,成功营救出7名被困工友。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
在云南临沧隧道塌方救援现场安装大口径水平钻机
近期,受持续强降雨等影响,广西桂林发生城市内涝,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调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华锡队、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五局贵阳队等8支国家专业队计70车268人,在广西桂林冒高温、战酷暑,持续奋战,昼夜不停排除桂林市区居民小区、学校、商业区等35个排水点积水157.7万立方米,全力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秩序。在抢险救援现场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开展“我是党员,我先来”活动,广大党员战斗在最前沿,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的崇高情怀。
在灾难面前,党旗是信仰,更是力量。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6.2级地震突袭寒夜中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灾情波及甘肃、青海两省。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兰州石化队快速响应,第一时间组建积石山抗震救援队。
“我参战!”“我要上!”组队命令下达后,各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群里瞬间被请战信息刷屏,很多正在休假的党员也终止假期,迅速归队请求参战。
与时间赛跑,党员打头阵!到达灾区后,兰州石化队随即成立临时党支部,深入危险地段展开救援。
得知村民韩哈麦辛苦多年攒下的钱被埋,党员瞿继鹏立即进入倒塌的房屋中搜索,在废墟中徒手挖掘,帮她找到了被埋的钱物。韩哈麦拉着瞿继鹏的手,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在连续11天的救援中,兰州石化队分别在刘集乡、大河家镇、阳洼村、团结村等灾区,营救被困人员、清理房屋坍塌现场、搭建应急帐篷……累计救助转移受灾群众1918人,帮助村民找回埋压现金5.3万元、抢救重要物资6687余件。
无论是抢险救援,还是执行重大任务,党支部都是坚强战斗堡垒,激发党员的硬核担当。
今年5月10日,“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在浙江金华举办。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化舟山队作为参演队伍之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其背后,是党支部在关键时刻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
初到营地,党支部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将40人分为8个专项工作组,并建立党员示范责任区,在一系列亮、评、比活动中均居前列;先后召开6次骨干会议、4次共建交流、3次党员大会……从内务整理到营区卫生打扫,从队内营区值班到参与演训,从日常饮食自我保障到开展营区帮厨活动,党员同志带头冲锋,切实发挥党建引领、组织保障、全员攻坚的作用,坚决保障演习顺利实施,1人被记功、1人获嘉奖。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化舟山队
在“应急使命·2024”演习现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国家专业队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救援一线,危急时刻,总有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奔赴,给人力量,让人心安。
2021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22名工人被困井下。1月12日凌晨2时30分,接到抢险救援指令后,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专业化矿山钻探应急救援队伍。
党员单进和儿子单世民是这支救援队伍中的一对“父子兵”。栖霞金矿事故发生时,单进的岳父刚去世不久,但在接到救援命令后,他得到家人全力支持:“快去吧,争取早一天把人救出来。”带着家人的嘱托,单进没有犹豫,日夜作战,奋战在钻机旁。
儿子单世民当时22岁,跟随父亲选择了钻探事业,吃在钻井,住在板房。“我们家三代地质人,地质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单进说。经过五天不舍昼夜的奋战,1月18日凌晨5时3分,山东特勘队负责的1号钻孔与六中段巷道贯通,为救援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救援中,被困矿工通过600米深的救生孔传回纸条“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看到纸条时,现场救援人员无不动容,深切感受到矿工兄弟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情依赖和高度信任。这张纸条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从600米深的救生孔传回的纸条
有干劲儿,有拼劲儿,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
2024年6月1日,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8人被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能源队出动4个小队、49名指战员开展救援工作,经过72个小时的接续努力,成功救出5名被困人员。
救援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冲锋在前,身负16公斤重的氧气呼吸器和应急救援装备,拉着巷道壁上的钢丝绳,在巷道中匍匐前进。由于通道空间小、巷道倾角大,受冲刷后通行困难,救援人员就在狭窄空间里镐刨锹铲、躬身清淤。
“当时,我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拎着担架,还要向上攀爬,极其困难。”党员仲继军说,“即便接近体力极限,却没人退缩。”
平凡岗位肩负着不平凡使命,平凡坚守铸就不平凡奉献。
“火情严重,我先上!”“这次救援太危险,我上!”“你忙了一天,这个活我来干!”总是抢着干险活、干累活,他就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大庆油田队龙虎泡消防大队大队长、党总支部副书记杨宇。21年来,他扎根救援一线,用一项项闪光业绩,忠诚履行着当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我是党员,我先上!”杨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敢打敢拼,攻坚啃硬,先后指挥和参与各类抢险救援400余起,救出被困群众及伤员30余人。
在2023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上,杨宇克服年龄偏大、眩晕症、腰肌劳损等重重困难,在器械上苦练,增强体能;在户外坚持长跑,提升肺活量;在运动后读报,做到表达气息平稳。赛场上,他沉着应对,发挥出色,从3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指挥员个人全能一等奖,并携手队友成功斩获该项赛事团体三连冠。2024年5月,杨宇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宇指挥队员训练
让红色引擎功能愈发强劲
坚守红色初心,增强内生动力。国家专业队聚焦培根铸魂,创新党建教育形式,厚植队伍思想根基,适时进行思想引导、开展文化活动,让红色引擎功能愈发强劲。
作为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的配套活动,2024年5月25日至31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处置实训演练。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乌鲁木齐队、廊坊队等国内应急救援队伍会同中亚五国参训学员,共同完成汇报演练。
演练间隙,参演队伍组织党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在一件件文物和文献资料前久久驻足,细细品味展品文字介绍,用心体会党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在缅怀历史中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思想伟力,凝聚砥砺奋进、再立新功的昂扬斗志。
演练间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队伍在哪里,党旗就立在哪里。在红色引擎带动下,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和挑战,抢险铁军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结束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举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开放日暨应急救援队与青年志愿者面对面”活动,“全国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党委书记、队长王庆银讲述了多次救援经历,动情处热泪盈眶、感动现场。
王庆银默默坚守应急救援一线26年,书写下一个个向死而生、英勇救援的感人故事,深刻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竭诚为民的拳拳初心。他的事迹,激励着队员们奋勇拼搏,演练前先后开展15次工作强度大、覆盖面广、技术难度高的全要素合练,开展78次分科目训练,圆满完成既定演练任务。
王庆银讲述救援经历
“来路虽艰,任重道远,初心永远‘立正’,使命永不‘稍息’!”王庆银动情地对每一名队员说。
稿件来源: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华锡队,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五局贵阳队,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兰州石化队,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化舟山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能源队,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大庆油田队,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乌鲁木齐队,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廊坊队